“市场在变,厂家在变,经销商的思想也要跟着变,涂料厂家还是原来的老套路,已经很难适应了。”一位从传统涂料销售阶段走过来的涂料经销商如此评价转变思维的重要性。而她不但有了这样的意识,还付诸了行动,不仅迅速根据形势调整了经营思维,致力于把零售和家装公司的体系做精做细做透,而且从中受益匪浅。
如今,在互联网信息化趋于常态,产品成本、人力成本高企,行业形势晦涩的涂料市场上,像这位经销商一样吃了传统销售不少亏的经销商大有人在。尤其是在业主的自购能力不断提高,油工师傅推荐的成份相对降低的压力下,传统经销商的销量市场只会进一步压缩,由此来看,转变似乎势在必行。
涂料厂家业绩下滑比想象中严重
近年来,涂料厂家的业绩表现非常不好,是行业内有目共睹的。据某知名企业人士在做市场调研时,从涂料行业相关的包装厂、上游材料厂等收集汇总的数据显示,很多国内品牌企业今年迄今为止的销量都严重缩水,大部分甚至都不及销量高峰期时的三分之一,像某企业的装修漆在高峰期有1亿的销售额,现如今只能做到2000多万的量。基本上都是在保本销售,就算这样,在成本核算时都可能是亏本的。
不仅传统涂料厂家,今年硅藻泥产品的销量也是下降态势。唯一称得上销量呈递增状态的大概只有艺术涂料了,但这只是得益于艺术涂料的市场销售基数小,才显得增长快,可实际的市场用量也并不大。
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行业局面,除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涂料行业自身的局限性不无关系。就以往的表现来看,涂料行业最大的缺点就是总是盯着同行,从而导致价格战横行,自己逼死自己。这样的畸形发展,使得很多涂料厂家对产品的创新缺乏耐心,急攻近利模仿同行,且不在工艺上花工夫,整天想着怎么控制经销商,在终端和渠道间左右摇摆,模糊定位。
受上游涂料产品和品牌混乱的影响,经销商少了对产品的依赖,加上没有安全感,品牌忠诚度不够,造成市场上单品牌大客户少;对市场的服务质量,技能培训不成体系;经销商之间相互抵毁,水性说油性有毒,油性说水性硬度差,合资说国产不是名牌,国产说合资是假货,搞得客户害怕用涂料,从而失去了涂料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在如今严峻的市场情况下,依然也有一些企业活的很滋润。像巨无霸型的企业就不说了,近年来一些聚焦于细分领域、有特色的企业发展也不错。如今在转变思维方面,涂料行业的普遍共识是,涂料厂家必须围绕用户需求,改变过去传统的市场打法,不断升级产品,适当提升高端个性化产品比例,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出路。
事实上,某一个涂料厂家想要把所有细分产品都做到最好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消费群体的特征却又是各色各样的,如果没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就难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所以像艺术涂料等聚焦某个细分领域的涂料厂家,才能取得销量增长;而一些传统的普通产品,只会越来越引不起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市场销量自然难以进步。
所以说,无论是销售、运营管理、技术,还是品牌、细分优势、渠道、分销等,涂料厂家都必须要选好自己的转变方向。毕竟涂料行业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兼并重组的趋势正在明朗化。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盲目发展,不思改变,只顾当下,不仅从长远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就连现在的“坎”能不能过得去都难说。